关于印发《2021年本溪市青年普法志愿者 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》的通知发表时间:2021-07-02 14:55 关于印发《2021年本溪市青年普法志愿者 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》的通知 各县(区)法学会,区司法局,团区委: 现将《2021年本溪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 本溪市法学会 本溪市司法局 共青团本溪市委 2021年6月15日
2021年本溪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 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
按照省法学会、司法厅、团省委《关于开展“2021年辽宁省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”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现就我市2021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,制定如下实施方案。 一、明确工作指导思想,把握活动重大意义 2021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。2021年辽宁省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总体要求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,贯彻落实《法治中国建设规划(2020—2025年)》《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(2020—2025年)》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》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主动适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,启动实施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围绕走进企业、社区、学校和广大农村开展普法宣传、法律咨询、法律服务,在提高“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”活动(以下简称“基层行”活动)的针对性、实效性上下功夫,推动“基层行”活动高质量发展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。 二、突出三大主题内容,搞好精准宣传贯彻 (一)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.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“基层行”活动的头等大事,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。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引领新发展阶段基层行活动,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核心思想内容全面深入地落到“基层行”活动的全过程、各环节。 2.加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、重要会议、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,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阐释。所属媒体和网站要设立专栏,积极转载推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成果,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引向深入。 3.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同基层行活动结合起来,向面上拓展、向基层延伸、向群众推进,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、社区、学校和广大农村,用人民群众听得懂、听得进的话语大力宣传,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到群众身边、走进群众心里。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,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,做好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工作。 (二)全面推进广泛普及宪法宣传教育 1.深入宣传宪法,弘扬宪法精神,增强宪法意识。持续开展学生“学宪法讲宪法”“宪法晨读”等活动,建立司法实务部门及高校、研究机构的法律专家学者为青少年讲法治课工作机制,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、法制观念。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演讲比赛、模拟法庭、宪法宣誓等活动,使青少年从参与者、体验者、探究者角色,转变为法治教育的宣传者、传播者、实施者。 2.推动“12.4”国家宪法日和“宪法宣传周”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,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。注重运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开展生动直观的宪法宣传教育,积极开展免费赠送宪法文本活动。 (三)向基层群众广泛学习宣传民法典 1.结合民法典颁布一周年,深入开展“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”主题宣传活动。参与编写面向全社会普及民法典的通俗读物,组织开展民法典知识大赛等系列宣传活动,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、融入基层治理、融入法治实践。 2.加强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教育,通过课堂教学、案例分析、辅导讲座、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和载体,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,深刻领会和把握民法典颁布与实施的重大意义。积极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让学生带动万户家庭学习民法典。 3.建立重心下移、力量下沉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,突出抓好为农村和城市社区、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进行民法典宣讲活动。 三、创新活动有效载体,突出覆盖性渗透性 1.结合建党100周年,以党章、准则、条例为重点,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,开展专项知识竞赛,讲好党史故事,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化、制度化。 2.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好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、法治文化长廊等载体,传承红色基因,加强法治信仰,强化法治意识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基层行活动。 3.深化“法律进企业”活动,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,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。深化“法律进校园”活动,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,做到“学法、知法、用法、守法”。加强在农村、社区开展基层行活动的工作力度,积极开展“送法下乡(基层)”活动。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,实施农村(社区)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,落实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作规范,培育农村(城市)学法用法示范户。 四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,提升实效性影响力 1.各成员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好基层行活动作为重点任务,列入重要日程。要精心组织、周密筹划,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。要严格遵守有关疫情防控要求,做好安全防护,力戒形式主义。 2.要结合本地区实际,针对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,利用重大纪念日、传统节日等契机,因地制宜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开展基层行活动,推动基层行活动深入人心。 3.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,深化“调解中心”“互联网+法律服务”等经验做法,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、便捷法律服务。 4.共青团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基层行活动,在开展“普法四个一”(一堂法治讲座,一场普法宣传、一个模拟法庭、一次法律服务)和“法治文化网络基层行”等活动的基础上,运用“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”等媒体平台,通过动漫、短视频、3D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等线上资源,形成新媒体矩阵,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;鼓励编辑出版法治宣传书刊教材、有声读物,打造若干具有品牌特色的线上论坛、空中课题、电视讲堂等,不断创新宣传形式,增强宣传实效。 5.法学会系统要充分发挥两个优势:一是中国法学会会员队伍人数多的优势,全市2079名法学会会员都要在“基层行”中有行动、有贡献,形成“星火燎原”的氛围。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法学会组织牵头抓总的优势,全面调研综合指导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工作,把握面上总体工作情况,注意总结先进典型经验。 6.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基层行活动,通过建立和培养一支常态化、专业化、规范化的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,不断提升普法队伍的政治素质、法律素质。 市法学会负责汇总我市“基层行”工作情况,于12月1日前上报省法学会。各县(区)法学会和司法行政部门、共青团组织要于11月10日向市法学报告“基层行”工作情况。 附件:本溪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统计表 |